首页>成都创造 >正文

创业圈不容忽视的力量:电子科大派是如何炼成的?

电子科大众创空间

成都IT圈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在天府软件园随便丢一块砖头,都能砸到一个从电子科大走出来的人,而且,往往都还是某个估值不菲的创业公司的创始人。电子科大派,已经成为创业圈不容忽视的力量,他们创办的企业深入到了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比如做运动的咕咚,做投影的极米,做美妆的抹茶,做大数据的数联铭品,做自动驾驶的中电昆辰,做游戏的尼毕鲁,更不用说丁磊创办的网易⋯⋯如果梳理一遍成都科技创新领域的发展历史,会惊喜地发现在每一个关键节点都有电子科大的身影。

从电子科大走出的创业力量早已不局限于蜀地蓉城,广州、深圳、上海、北京都遍布着带有电子科大标签的各类企业。而在今年福布斯中国公布的2018 年“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单中就有6位来自电子科大的校友上榜,成为新一代中国创富精英的代表。

“电子科大”四个字——始终给人低调、朴实、内敛的印象,他们是如何一步一步成为中国创业领域中不容小觑的强劲力量的呢?

把创业当专业

在今年中国福布斯中国公布的2018年“30位30岁以下精英榜”上,抹茶美妆创始人黄毅已经是老面孔了,2017年“福布斯中国30岁以下精英榜”已有他的名字。黄毅是电子科大2006级的学生,虽然专业不是电子信息工程技术,也不与互联网相关,光电专业出身的他却在大学四年里与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并在几年后,创办了中国美妆APP中的顶尖品牌。

黄毅回想在电子科大的求学生涯时坦言,虽然学的是光电专业,但大部分时间几乎都泡在一个研究计算机和互联网的“星辰实验室”。

“和其他一些学校对于跨专业研究会有限制不一样,电子科大会鼓励你去做感兴趣的事情,所以我在星辰实验室里打下了牢固的基础,这个实验室是学生管理学生,非常自由活泼,在这里会学到很多经验和技能。”黄毅告诉我们,这种宽松的学术氛围让他的毕业论文与“光电”毫无关系,“我的本科毕业论文写的是互联网相关主题。”

黄毅所说的这种宽松的、鼓励学生按照兴趣自有研究的氛围,咕咚运动创始人申波在电子科大读研究生时也颇有体会,作为电子科大2000级的研究生, 申波与黄毅不同,他是计算机专业科班出身,虽然那个时候电子科大还没有“ 星辰实验室”,但各类激发学生的兴趣小组已非常活跃,而他在兴趣活动小组中认识了第一个合伙人,也在同院系老师创办的公司找到了实习时的第一份工作。

申波

“那时正值中国互联网浪潮袭来,学校培养出了丁磊,作为第一批中国互联网弄潮儿,他的光环给了我们很大的激励,让我在大学时期就下定决心要投身于互联网创业。”申波颇有感慨地说。

在电子科大,像黄毅、申波这样的学生不在少数,鼓励学生尝新、探索、创业尝试,已成为电子科大显著的学校文化。所以,我们才能看到像马天琛这样“在校大学生创业上市第一人”的诞生,他目前是电子科大马克思主义学院在读博士生。

马天琛是青岛人,在英国拿到本科和硕士学位,回国后进入了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毕马威”,被派驻成都做项目,不料机缘巧合地留在了成都,并开始创业。2011年,他认识了几个电子科大做产品技术的朋友,便一起成立了“泰聚泰”,以云物联软件为切入口踏上了创业征程。

马天琛回忆,“与电子科大的朋友们打交道时,发现他们技术过硬,作风踏实,让人觉得靠谱,他们中很多人在校时就有了创业经验,再加上那时看了一本《第三次科技浪潮》,未来世界发展趋势肯定是通信信息技术,所以就很想加入电子科大这个圈子。”于是,他备考两年,于2013年考入电子科大,成为一名全职博士生。

“在校大学生创业上市第一人”马天琛参与创办的“泰聚泰”于2015年成功挂牌新三板

“这就是电子科大的特别之处,不会说你全职读博士就不能创业,反而还要鼓励。”

就在一边创业一边读博的时候,马天琛做出了一个注册用户超过百万级的社交媒体——“面聊”,随后的2015年,他参与创办的“泰聚泰”成功挂牌新三板。“挂牌的时候,学校的副校长、副书记都来助阵,而且是自己买机票,这样的支持让我特别感动。”马天琛说,在整个“面聊”研发和泰聚泰走向新三板的过程中,随处可见来自电子科大的支持。

“我能感觉到电子科大对学生创业的重视,会给资金,给场地,鼓励你去尝试。当时我们有一个开发面聊软件的想法,便去找学校,学校就给了办公场地,还前后花费几十万元购买我们的服务予以资金支持,另外,2013年电子科大成为教育部高校网络文化试点,我们幸运地成为试点,得到了很多机会。”

首创“创新创业学院”

马天琛这样对比心中的电子科大和美国麻省理工学院:“我觉得电子科大和美国麻省理工很类似,学术性很,校风踏实务实,学生与老师的专业度和创新思维都非常厉害,虽然有不少大牛,但都很低调。”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是美国极富盛名的“魔术七大”(M7)顶级商学院成员之一,以创业课程和创业文化著称,推出了关于创新与全球领导课程的斯隆院士计划。

麻省理工学院斯隆商学院MBA项目主任玛格丽特• 安德鲁斯女士曾说:“商学院从多种方面受益于MIT的其他科系。MIT是科技创新和新企业诞生的热点。置身其中,学生有足够的机会开发对科技和创办企业的兴趣。”

众创空间

在电子科大,不仅创业与学校科研之间的关系类似于玛格丽特• 安德鲁森所言,各类创新创业大赛也持续不断地开展,电子科大甚至成立了“创新创业学院”,把围绕创新创业的相关课程加入到本科生辅修专业课中,共计35个学分,乃全国首创。

创新创业学院成立于2015年9月,位于电子科大供学生创业者使用的众创空间,占地1.6 万平方米,名为“电子科大• 荷福•临港众创空间”,由电子科大走出去的学生所创办企业捐赠。这里还有一间众创咖啡馆——“求实咖啡”,名字来源于校训“求真求实,大气大为”。如今,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大型青年创业节目《创业英雄汇》每年都会在此设置海选赛场,来参加的选手必须具备“电子科大”背景。

楼春伟,电子科大创新创业学院副院长,学院成立前曾在校团委工作,主抓学生创新创业事宜。

楼春伟介绍,在学院创办前的“创新创业中心”时期,主要是通过做各种活动,给学生提供创业实践的机会和场景,更多关注的是学生创业项目。而到了“创新创业学院”时期,对学生的创新创业的支持则上升到“教育”层面,除了鼓励学生创业实践,还会系统教授学生必备的各项技能。更重要的是培养创新精神和作为创业者必备的担当与协同合作精神,开阔学生创业眼界及传授创业实操层面的知识。

“如果以前是关注单个的项目,那么现在则是关注整个群体,有创业想法及以后想要创业的学生群体在电子科大占比很大。”楼春伟说。

电子科大学生晚上进行研究

创新创业学院从2017年开始正式招生,2018学年的招生简章刚刚发布就引发了热烈反响。对创新创业感兴趣的本科生都可以选修这门辅修专业课,由电子科大经济与管理学院的老师讲授,也有从电子科大走出去的优秀创业者回校开设创业讲座。

除此之外,创新创业学院还设置了院长基金,所有学生都可以申请做一些创新创业项目的尝试,楼春伟介绍,目前已有几十个项目获得了院长基金的支持。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2020.06

《天府文化》杂志定位对天府文化的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传播,成为引领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文化品牌,传承发展天府文化的首席读本,反映成都人文精神的城市杂志,成都高端文化消费和对外宣传的有效载体。

查看往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