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色玻璃窗、水晶大吊灯、复古楼梯、红色座椅整齐排列……33 年前,西南地区最高端文艺地标——四川省锦城艺术宫在成都天府广场拔地而起。30 多年来,30 多个国家的对外交流表演、数以千计的国内精品演出在这里轮番上演,大剧院内的 1485 个座位,承载着几代成都人看演出的回忆。
然而,剧院表演空间的狭小,音响设备的老化,功能板块的单一,都让其越来越难以满足城市日益蓬勃的音乐戏剧文化需求。去年 8 月 3 日,倪大红、孙莉等人在锦城艺术宫献上话剧《安魂曲》中文版,锦城艺术宫结束了最后一场演出。
2019年8月8日,在与其一街之隔的地方,锦城艺术宫的升级版——四川大剧院正式开门迎客。11 月 10 日,意大利经典歌剧《图兰朵》隆重上演。两座地标建筑正式完成了交接棒。承载城市新功能新需求的文化艺术地标建筑,也不止新启幕的四川大剧院。
过去几年内,成都城市音乐厅、云端 •天府音乐厅、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等多座文化艺术地标相继首演。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最新数据显示,目前成都各类型的音乐演艺剧场、音乐厅已经达到55个。成都还在推进交子(城南)艺术中心等音乐戏剧演出场所的规划建设,这被认为是成都弥补文化基础设施短板,打造国际音乐之都的重要步骤。
一座城市的地标建筑,从最初的规划设计到成为一座城市与几代人的美好回忆,再到除旧更新,其实都不是简单的物理更迭,它反映了这座城市与居住在其中的人们时代需求的变化和这座城市的活力和人气。
PART 01 呼应城市历史和记忆
一座真正独特的建筑,并不是单一地追求某种风格或技术,也不是以自我审美为中心的想象和表达。如果说建筑是真实的和互相关联的,它应该呼应历史,表达其所属的场所和年代,体现独有的特色。
城市地标,作为城市中标志性的地点或建筑,不仅蕴藏着极具地域特色的城市文化,也承载着当地人美好的记忆与情怀。
锦城艺术宫退出历史舞台其实也是时代发展的必然,现代科技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视觉、听觉等多方面的敏锐度,物质生活的丰富也提高了人们在享受文化艺术盛宴时,对剧场环境舒适度的要求。
四川大剧院高 39 米,相当于普通楼房 13层。在大剧院 5.9 万平方米建筑面积内,一共设计了 3 处演出场所,分别是 1601 个座位的大剧场,350 个座位的多功能厅和 450 个座位的小剧场,此外剧院内还将修建 7 个电影放映厅。
去年金秋十月,第十二届中国音乐金钟奖在蓉开幕,42 场高水准音乐比赛有不少场次在成都城市音乐厅举行。
“声音温润,有共鸣,能听到所有的声部。舞台设计合理,与观众交流非常方便。”著名指挥家汤沐海是第一位登上成都城市音乐厅的指挥,他说 :“我相信这里以后将上演更多世界级的音乐会。”
PART 02 满足人们的多种需求
几年前,成都人听明星演唱会,一般只能去两个地方——位于天府广场背后的成都体育中心和人民南路一段的四川省体育馆。后来,成都体育中心因地底发现明代蜀王府的苑囿停用,四川省体育馆则随着年代的久远,举办的演唱会日益减少。
人们对能释放天性的演出场所的需求,从过去的体育馆转移到了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博览园等地方。但非遗博览园没有专业的演出场馆,通常搭建适用于音乐节的临时舞台。
成都人一直在等待一座专业的户外演出场所,而城北凤凰山脚下的露天音乐公园及时填补了这样的空白。
2019 年 4 月 30 日,以“致敬劳动者、致敬英雄、致敬祖国”为主题的“礼赞新中国 70周年 • 致敬盛典”晚会,作为成都露天音乐公园开园首秀,在公园主舞台盛大开演。
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占地面积约 39.5万平方米,相当于 55 个足球场大小。作为西部地区乃至全国范围顶级的露天音乐演艺场地和城市音乐主题公园,不仅拥有目前世界最大的全景声半露天半室内双面剧场,还是目前全国唯一的特效声景观公园。
凤凰山露天音乐公园承载着演艺、公园、绿道节点三项功能,如今每到周末,人流量上万已是常事。
PART 03 生活方式的快与慢
在人们的固定认知中,成都的生活是悠闲从容的,正如网友在知乎上写到的:“从没在哪个城市见过非节假日街上的人如成都这般多,从没在哪个城市见过人们如成都人这样爱逛街爱溜达,常给我一种错觉:大家都不用上班,天天都逛街,天天都喝茶。”
成都人真的不上班吗?成都人真的如此休闲吗?从白昼到黑夜,从晨曦到黄昏,成都人的忙碌,成都的快节奏在“交子生活圈”体现得淋漓尽致,不是成都人不上班,是成都人慢中有快,动静皆宜。
十年前,沿着门可罗雀的天顺路南行 300米,就可顺畅地进入一个名叫“名都公园”的休闲之处,有小坡、荷塘,绿树成荫,莺飞草长。
大约四五年前,各式施工机械轰轰地开进了这里,拔树推墙,打围开壑,“呼”地拔起了一座座高楼大厦,造“首座 MAX”、矗“银泰中心IN99”,筑“金融城”、修“交子公园”。此时名都公园成了交子公园,取义成都是中国第一张纸币“交子”的发源地。
交子公园,它西连天府大道,东临科华南路,正对天府国际金融中心,被定义为“城市核心商务区的现代化生态艺术公园”。而公园的核心设计理念,则是“交子金融文化”;公园内最有看点的景观,则是交子金融文化博物馆。
在城市规划者眼中,交子公园以及交子金融文化博物馆,是成都“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西部金融中心”的强大助力。在交子公园商圈范围内,一些地标项目早已率先在市民面前亮相:绿意浸染的交子公园,是金融城地域文化的载体、绿色生活的基石;交子大道是成都重点打造的交子金融科技大街,科技金融产业元素在这里聚集。
城市飞速快进,每天都有新的创业公司入驻,隔一段时间就有新的漂亮建筑拔地而起。从天府立交一路向南,天府国际金融中心、孵化园、欧洲中心、软件园、菁蓉国际广场、麓湖、西博城、兴隆湖科学城……
在成都老城区的南边,由地铁 1 号线串联起来的这条干线两侧,是成都国际范儿与金融气质的代表。一座座崭新宏伟的地标性建筑,串联成片,勾勒出国际城南新的天际线,更吸引着无数朝气、雄心勃勃想要在这座城市谋求生存发展的年轻人。
这里的速度不是太古里式悠闲,而是国际城南式繁忙。去年,阿里巴巴本地生活提供的数据曾显示,位于天府大道中段一栋写字楼,月均深夜订单量排名西部第一,全国第四。
也就是说,西部加班指数第一的写字楼,点亮着成都的夜晚。在这座以美食和休闲闻名的城市里,满足一颗颗在成都奋斗的胃,靠的不仅仅是外卖小哥手里的餐盒,还有对未来的憧憬。
在这里,公园给城南奋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休憩缓冲的台阶。
记者 | 黄修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