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成都生活 >正文

疫情下的年轻人

文  阿 塔

包诗成每天都在为买口罩焦虑。从疫情变得严峻到现在,他四处搜罗购买源,打听团购渠道,“一共下单了 600 个”。

2 月 4 日立春这天,他还是发现自己的口罩所剩无几,开始询问一次性口罩多次使用的秘诀。同事们表示惊讶,“包子你是在吃口罩吗?”包诗成解释说,有400 个被退货了。到货的 200 个,他先送了 100 个到父母家,一并送去的,还有苦口婆心、百般恐吓,以及不断的争吵。

一开始,他劝父母戴口罩,使用了各种权威链接,包括他从来不看的欧阳夏丹一个15秒视频。均杳无音讯。

有一天他被爸爸气得跳了起来。他发了一篇《新型冠状病毒咋个预防?就看这一篇》。爸爸这次反应很快,立刻回扔了一个链接《关于冠状病毒,养猫家长最需要知道的 9 件事》——包诗成养了两只猫。

他在同事群里吐槽,大家哄然大笑。然后纷纷开始吐槽父母的天真和固执。包诗成的女领导痛心疾首,当天先是跟妈妈大吵一架,因为妈妈坚持要独自上街去买板蓝根和连花清瘟。紧接着跟爸爸大吵一架,因为爸爸好不容易听劝带上了口罩,普通的一次性医用口罩,用了一天,摘下来说,我洗洗再用。

送完亲朋好友,包诗成留给自己的口罩只有不到 50 个。有一天他看到成都公共卫生防疫中心的通告,说是缺 N95 了,“一下午都有点坐立不安”。

想了一会儿,他还是打了通告上的电话。包诗成数了数,说自己家里还有 20 个没有阀门的 N95,型号是 XXXX,你们看能不能用,能用我就送过来,医院离我家很近。那边说,先登记个人信息,留了电话、姓名、口罩的型号数量之后,就说,如果需要会及时联系他。

三天过去了。电话还没来。这 20 个N95他也不敢拆。怕万一更需要的人要用的话,被自己给用掉了。

眼看情势未定,他不知道未来还需要多少个口罩,又开始找购买源的工作。尤其是,先要保证爸爸妈妈每天出门买菜都能有口罩用。

这个年,几乎每一个年轻人都跟父母有过争吵。以前是吵睡懒觉,不结婚,不要小孩,职业到底正不正经,看手机是在工作还是玩。现在,吵口罩,吵要不要出门,吵中药能不能预防冠状病毒。

有人哭着嚎着问:什么时候才能复工,什么时候才能到公司啊,在家天天跟父母吵架。转念又说,比起在一线的医生、护士、警察、记者,我们能有家有父母有口热饭,真幸福啊。带着半真半假半撒娇的怨念,他们又开始新一轮的苦口婆心:酒精可以消毒,但不能随意对着人和衣物狂喷,姜、蒜、香油、醋,童子尿以及烟酒均不能抗击肺炎,电吹风也不能,微波炉不能加热口罩,因为会引发火灾。

年轻人能够在社交网络上获取更多、更准确的信息,他们尽可能地想用自己的所得、判断和经验,帮助父母达到一个适度的心理状态——不能轻视,也不能恐慌。一开始,危重和去世的病例集中在高龄,老人们似乎也真的怕了。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戴上口罩。在几个被疯传的撒泼视频里,我们看到的都是四五十岁,气壮如牛的中年女性。年轻人在以前所未有的热情、耐心和责任感,帮助逐渐老去的父母认知这个特殊时期的世界。

11111

 


有人在朋友圈转述了一个故事。

“我朋友在英国忙活了三天,几乎没合眼,筹集了几吨物资,想要运回国,获得了无数点赞,而一个个自告奋勇去帮她人肉背回来的,全是一帮 90,95 后。”

我相信这是真的。年轻人确实是实干派。在一次宅家激发潜能的自媒体征集中,一个年轻的女孩说,她以一己之力,指挥了一次小区的消毒酒精团购。“非常有成就感。”

几乎每一家生活类的自媒体都在做这样的征集。没办法再让大家出门看电影、唱KTV,喝酒,打扮得美美地聚餐,娱乐号、美妆号、美食号、旅游号,都在这场大型同题作文中出了相同的一招:把目光放在普通人、年轻人、在家的年轻人身上。

这个春节,不可抗拒的外力让号称“宅”的 90 后实现了“宅”的愿望。

宅这个词很有意思,它原来指“住所,房子”,还是面积比较大的那种。经过互联网语言的进化,它变成了一种状态,“待在家不出门”。这个“家”,可能是比较小的那种,不出门,是主动的不出门,通常伴随“沉迷于某种游戏或者爱好”的隐藏含义,而且这种沉迷的动作,往往跟网络紧密相关。

“这不就是以前经常问的那个问题吗?如果给你一个房间,温度正好,有食物,有手机,有WIFI,你可以待多久?”

万万没想到,这个问题也有成真的一天。也万万没想到,年轻人都高看了自己,大部分人纷纷投降认输,表示自己尚未坚持到自以为是的那个答案的十分之一。他们都深刻地认识了一个词:无聊。

“宅”之外,另一个关键词是“云”。

90 后是与互联网共生的一代。“云”,不再是地球上庞大的水循环的有型结果,而是一切庞大的信息循环——计算、存储、处理和共享。

他们的嬉笑怒骂,生活百态,都可以通过细细密密的社交网络,进行广阔的即时传播、共享和储存。云干杯,云聚餐,云撸猫,是基于人际关系的共享;云游戏,云看展,云学习,云办公,是基于互联网技术的共享。这种共享,链接了情绪,驱逐了孤独,让非常的时期,也能有事可做,有工可开,有话可聊。网购、外卖,则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宅在家生活的基本需求。所以,那个当初假设的段子,有一个必要条件,就是“有 WIFI”。

足不出户的日子,让年轻人带着五分真诚,几许无聊,半分戏谑,一点避世的心情,学习和回归了很多新的技能,或者叫潜能。浇花种菜,织毛衣,下厨,重新收拾心情去阅读、习字。他们或许清楚这是拥挤的青春里难得的静谧时光,或者明白这非常的时期终将过去。等到疫情消散,通勤路上依然堵车,一号线依然拥挤,太古里依然熙熙攘攘。写字楼的格子间里,依然充斥着做不完的报表、PPT,敲不完的数据和文字,电脑那头,还会有严苛的甲方和随时随地想要“开个短会”的老板。

这种被迫而来的复古生活,似乎也带给他们前所未有的新鲜感受。对多数年轻人来说,这只是按下了暂停键。在暂停的这段时间,很多人有意无意中,重新阅读了世间百态,明白了生死冷暖。也许将来匆忙的节奏会让他们淡忘,但这段日子被提起时,那些丰富的感受依然会回来,会留痕。

互联网改变的,不仅仅是生活方式。

上个世纪 80 年代出生的人,在青年时期遭遇非典。17 年后,再回首当年,似乎那些被封锁在校园里过的日子浑浑噩噩,没那么恐惧和悲苦。看书,闲谈,晃荡,尚有音乐和电影陪伴。身在四川的年轻人,远观京城和南方,远观那些追责和临危受命,远观众志成城和星爷的一句“我们不会输”,虽然也热血过,也激动过,但那是遥远和抽象的情绪,只模模糊糊地在 80 后心里砸了个浅坑。

然而,17 年后,一切都在变。这个特殊的春节把一切具象的情感都拉到眼前,放大,蔓延,密集地逼近如今这群正年轻的人。

微博上求助超话里的生死一线,微信群里小视频撕心裂肺的崩溃和哭喊,是 90 后、95 后从未见过的苦难。一开始他们特别慌,情绪特别涌动。在铺天盖地涌来的信息里,他们一会儿气得“肝痛”,一会儿感动得“爆哭”。他们拼命想交流,前所未有地想拥抱在一起。一个微信群,20 分钟以内可以涌进上百条信息。有各种各样的链接、视频,微博截图,有各种各样的表情包,段子,有各种各样的粗口和感动。

慢慢地,好像适应了一点。“我们是幸运的,还没有倒下,就要继续我们的生活。”膝前的猫猫狗狗,综艺里萧亚轩的糖和屏幕上许光汉的笑脸,只是他们暂时摆脱真实世界的安慰剂,并不代表不关心疫情以及不爱国。

情感的浓度还在,峰值的频率却不再极端。知识加见识,虽然尚不完备也可能不成体系,但却勇敢而积极地武装起了他们的判断力。偶尔他们不知道相信谁,但他们知道,得相信科学。不仅是治病救人之科学,还有城市治理、社区管理、危机预警、资源调配和舆论监督的科学。

疫情之下的年轻人,正面临情感和认知的巨大冲击。一方面,很多以前根本看不到的程序和细节,在互联网的一代面前无所遁形。另一方面,城市、国家、人类这样的概念,在新一代的中国人面前,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

包诗成所在的新媒体公司,已经云办公很多天了。事实上,许多商务项目搁置了。假期排班表全部作废,而所有人自觉加起了班。因为春节项目而放弃了追极光、放弃了沙滩浴的同事们,忘了此前自己短暂的抱怨,开始为搁置或取消的项目惋惜、焦虑。

“口是心非”的年轻人还是挺急的。曾被粗暴判定为“自我”“冷漠”“无动于衷”的一代,并不急于为自己辩解,反而喜欢口口声声标榜自己“宅”“钢铁直”,以他们特有的方式来与世界共处。所以他们说不想上班的时候世界别急,他们心里想得很。

每天都想上班,尽管其实每天都在上班。包诗成所在的市场部,他和他的小伙伴每天都在给客户打电话,了解动态,搜集信息,内容组的同事负责把这些信息制作更新成一篇篇成都外卖清单、云生活指南,给这座城市里的人们送去一点实用的慰藉。

他们迫不及待想要回到城市的肌理褶皱,街道巷陌,像往常那样去观察记录城市和城市里的人。“但我们还有你们,分散在这个城市里的不同角落。想请你在这个冬去春来的时刻,云加入我们,一起去记录春的到来。”包诗成的同事李佳蓓在写给粉丝的一段话里,言辞恳切。她所在的小组,号召三个粉丝群里上千个成都的年轻人,在不得不出门的短暂时段里,在路过超市、穿过门卫、乘坐地铁、接过外卖的时候,去替李佳蓓们提问自己身边依然在坚守的人,想要得到一个答案:不管是在平常的日子还是特殊的时期,一座城市的正常运转,究竟需要多少普通的岗位平凡的人。

出太阳的那天,成都似乎带着她的一切气息回来了。编辑们坐在家里的电脑前,激动而感慨地收录着一份份答案。

这是所有人跟病毒的一役,也是自己跟自己的一役。面对灾难,年轻人猝不及防,以他们的阅历、经历,以他们平稳富足的成长背景,根本来不及做好准备。但这 20 来天,密集地看自己,看父母,看身边人,看世界,足不出户,却看了很多。这一“役”下来,虽然大家都还没有机会见面,但都感觉彼此是生死之交了。

2020.06

《天府文化》杂志定位对天府文化的进行深度挖掘和广泛传播,成为引领推动天府文化创新性发展、创造性转化的文化品牌,传承发展天府文化的首席读本,反映成都人文精神的城市杂志,成都高端文化消费和对外宣传的有效载体。

查看往期